介绍一下“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
要做到差异化、专业化、多样化!
6月2-3日·上海,热联及建发三大资深专家授课
【扑克微信群升级中】后台回复“群“,立即加入
作 者|朱吉茂团队
来 源 |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编 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经常有小伙伴在后台说
为什么最近收不到扑克投资家的推文了
那是因为微信改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星标很难看到
所以一定要记得星标 ★
一旦错过,我们就失联了摘要
煤炭的持续稳定供应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笔者围绕“双碳”目标和碳达峰前后能源供给,从全国及区域角度分析煤炭消费的现状与趋势,构建煤炭供需平衡模型并对我国煤炭供需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认为,综合考虑2021年9月至2022年底煤炭产能核增情况,全国现有煤矿产量在2030年后将快速衰减,不能满足碳达峰后煤炭消费峰值平台期的煤炭需求,需要2035年之前重点在晋陕蒙新区域新建9亿t/a煤炭产能。鉴于未来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十四五”“十五五”可先期新建6~7亿t/a煤炭产能,后续视形势变化对煤炭产能接续进行适时调整。笔者指出,基于现有煤矿,2035年与2020年相比,东部煤炭产量将下降60%,中部将下降31%,西部将上升;晋陕蒙新4省区现有规划煤矿产能占全国的86%,是未来煤炭开发潜力聚集区。
引言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为“富煤、缺油、少气”,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和兜底作用。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能源电力紧缺。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安全,实现了能源安全保供和经济社会稳定运行。2021年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6%,煤电以47%的装机容量贡献了60%的电量、满足了超70%的高峰负荷需求。未来较长时期,煤炭仍是我国主体能源,并逐步向基础能源和调峰能源转变,但经过长期高强度开采,现有煤矿持续稳定保供能力快速下降。面对碳达峰前后的煤炭保供需求和碳中和阶段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要加强中长期煤炭需求预测和资源保障潜力研究,算清煤炭供需大账,统筹好安全与转型、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发挥好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支撑。
正文
全国及区域煤炭消费现状与趋势研究
1. 全国及区域煤炭消费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炭消费逐步回升。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能源消费持续保持回暖态势,煤炭需求逐步回升,煤炭消费量由2015年的40亿t增加至2021年的42.7亿t,如图1所示。
图1:全国年度煤炭消费量变化
资料来源: 中国煤炭市场网
主产区煤炭消费增量显著大于消费地。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西部经济发展加速,能耗需求较快增长,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呈逐步上升态势;近年来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加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力度,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逐步下降。从全国各省区2015-2021年煤炭消费增量看,增量较明显的是北方主产地晋陕蒙新等省(区),以及南方消费地粤桂闽等省(区),但主产区增量远大于消费地增量。2015-2021年,晋陕蒙宁甘新地区煤炭消费量由9.86亿t增加到13.11亿t,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比重由24.9%上升到29.9%;而2021年,京津冀、东北、华东地区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15年下降2.7、0.5、2.4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
图2:2015-2021年各地区煤炭消费量变化对比
资料来源: 中国煤炭市场网
2. 全国及区域煤炭消费预测
我国煤炭消费仍处于达峰过程中,考虑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立后破、煤炭兜底保供的要求,根据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开发的中国能源系统预测优化模型(CESFOM),我国煤炭消费将在临近2030年达到峰值,此后经历10年左右峰值平台期后进入较为明显的下降通道。
(1)达峰阶段(2022年后6~8年)。为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煤炭消费尽快达峰是关键。为此,国家明确提出“十四五”控煤、“十五五”减煤的要求。从下游行业耗煤趋势看,发电供热用煤在社会用电量继续攀升的推动下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炼焦用煤和其他终端耗煤下降,其中现代煤化工用煤保持增长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其他终端耗煤”的降速。由于该阶段发电供热和化工用煤的增量高于其他领域用煤的减量,煤炭消费持续增长。
(2)峰值平台期(10年左右)。发电供热用煤继续增长,炼焦用煤和其他终端耗煤继续下降。由于该阶段发电供热用煤仍有增长,煤炭总体消费下降并不明显,整体处于峰值平台期,煤炭消费量始终保持在40亿t以上。
(3)较为明显的下降阶段(到2050年左右)。发电供热用煤、炼焦用煤和其他终端耗煤均进入较为明显下降阶段,煤炭消费总量逐步降至25亿t。
(4)面向碳中和的快速下降阶段(到2060年)。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所有用煤环节均进入快速下降阶段,2060年煤炭消费总量降至8~15亿t。
从区域看,预计2035年前东中部煤炭消费量先增后降、占比下降,西部消费量持续增长、占比上升。东部地区煤炭消费量预计由2020年的15.8亿t增长至2025年17.6亿t,随后降至2030年、2035年的16.3亿、14.2亿t,消费量占比由2020年的39%降至2035年的32%;中部地区煤炭消费量预计由2020年的10.3亿t增长至2025年11.6亿t,随后降至2030年、2035年的11.3亿、10.4亿t,消费量占比由2020年的25%降至2035年的23%;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量预计由2020年的14.4亿t增长至2025年、2030年、2035年的18.1亿、19.5亿、20.1亿t,消费量占比由2020年的36%升至2035年的45%。
全国及区域煤炭资源、生产趋势与开发潜力研究
算清煤炭供需大账是推动产需有效衔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研判好煤炭中长期消费趋势的同时,更要摸清煤炭产能底数和资源开发潜力,为未来煤炭产能优
化布局提供支撑。
1. 全国煤炭资源、生产趋势与开发潜力
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总体上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点。开发布局上,东部开发历史长,资源面临枯竭;中部和东北部开发强度大,接续资源多在深部,潜力不大;西部越来越成为生产重心,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开发还将继续西移,晋陕蒙新将成为煤炭供应保障的重点区域。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煤炭保有经济可采储量2079亿t,其中晋陕蒙新占比达到72%。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建立了全国生产在建煤矿数据库,并构建了资源与产能动态统计分析模型。考虑煤矿产能、剩余资源情况,以及落后产能淘汰、深井逐步退出、薄厚煤层配采和薄煤层开采、资源压覆、采深加大、地质条件变差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因素(下同),经模型测算,现有煤矿(截至2022年2月底的生产和在建煤矿,下同)产量2030年前可维持在41亿t左右;2030年后,随着资源枯竭煤矿范围扩大,现有煤矿产量进入持续快速下降通道,2035年、2050年降至36亿、19亿t;2060年降至17亿t,较2020年下降56%,如图3所示。
图3:全国现有煤矿(截至2022年2月底)生产趋势预测
分区域看,中东部现有煤矿产量衰减速度逐渐加快,煤炭生产西移步伐加快。2035年、2060年,东部现有煤矿的产量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60%、90%,中部分别下降31%、75%,西部则分别为增长13%、下降38%。西部现有煤矿产量占比将由2020年的59%,分别上升至2025年的65%、2030年的69%、2035年的71%、2050年的77%和2060年的80%,如图4所示。
图4:我国东中西部生产在建煤矿产量趋势比较
对各省(区)分矿区规划煤矿(指矿区总体规划中未开发矿,非地方或企业规划建设煤矿,下同)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未来煤炭开发潜力主要集中在晋陕蒙新。截至2022年2月底,全国煤矿区合计规划矿规模为14.9亿t/a,86%位于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4省(区),如图5所示。但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加上开采成本高、竞争力弱,相当一部分规划矿不具备开发条件,比如西南、东中部(除山西)的大部分,开发可能性小。
图5:我国规划煤矿产能分布情况(截至2022年2月底)
2. 重点区域(晋陕蒙新)煤炭生产趋势与开发潜力
晋陕蒙新是我国煤炭资源和生产重地,2020年、2021年煤炭产量分别为31.5亿t、32.5亿t,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79%、80%。分省(区)煤炭产量看,2021年,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的煤炭产量分别为12亿、10.4亿、7亿、3.2亿t,分别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9.3%、25.5%、17.2%、7.9%,其中,新疆煤炭产量的增长潜力较大。从现有煤矿生产趋势看,山西煤炭产量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蒙陕地区煤炭产量降幅相对平缓,新疆煤炭产量则后来居上。具体来看,晋陕蒙煤炭产量在“十四五”期间仍有一定增量,此后将随资源消耗呈缓慢下降趋势。新疆煤炭产量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随在建矿批量投产,煤炭产量将大幅提升,此后呈平稳微降趋势。总体来看,晋陕蒙新4省(区)现有煤矿产量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先升后降并维持高位,此后受资源逐步枯竭影响,产量持续下降,2035年、2050年、2060年较2020年下降4%、38%、50%,如图6所示。
图6:晋陕蒙新现有煤矿(截至2022年2月底)产量趋势
根据晋陕蒙新主要矿区总体规划等资料,4省(区)有一批规划煤矿待开发,涉及产能规模12.8亿t/a。具体包括:山西省规划待开发煤矿产能1.4亿t/a,主要集中在大同、离柳、潞安和朔南矿区;内蒙古自治区6.7亿t/a,其中蒙西3.2亿t/a主要集中在纳林河、准格尔中部、台格庙、纳林才登、呼吉尔特、纳林希里、准格尔等矿区,蒙东3.5亿t/a主要集中在伊敏河西、巴彦胡硕、五间房、胜利、白音乌拉、霍林河、乌尼特、巴彦宝力、宝日希勒等矿区;陕西省2.8亿t/a,主要集中在榆神、榆横两大矿区;新疆自治区2.2亿t/a,主要集中在准东开发区、淖毛湖、大南湖和伊宁矿区。
3. 其他区域煤炭生产趋势与开发潜力
其他区域除西南地区、宁甘青地区煤炭产量先升后降外,总体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如图7所示。
(1)京津冀地区持续推进煤炭开采利用减量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目前仅河北省仍在继续开发煤炭资源,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78%、88%、94%,规划矿产能仅910万t/a。
(2)东北是我国煤炭主产地之一,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i]],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30%、62%、75%,规划矿产能5 200万t/a,大部分为整合矿。
(3)宁甘青地区煤炭产量主要集中在宁夏,甘肃次之,青海较少,得益于甘肃若干在建矿的陆续投产,预计3省(区)现有煤矿产量先升后降,2035年与2020年基本持平,2050年、2060年较2020年下降30%、44%,规划矿产能9 000万t/a。
(4)鲁苏皖是我国煤炭主产地之一,但也面临资源枯竭问题,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53%、79%、88%,规划矿产能880万t/a。
(5)华中地区煤炭资源问题较为突出,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49%、83%、90%,规划矿产能690万t/a,预计湖北短期内、湖南和江西2035年后将逐渐退出煤炭生产。
(6)西南地区是我国煤炭主产地之一,承担区域煤炭保供重任,短期内煤炭产量有增长,但受制于资源问题长期趋降较明显,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36%、74%、90%,规划矿产能4 000万t/a。
(7)东南沿海(福建、广西)煤炭资源贫瘠,预计广西、福建分别将于2030年、2035年后逐渐退出煤炭生产,2035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85%,之后逐渐退出。
以上七大区域预计现有煤矿2035年、2050年、2060年煤炭产量较2020年下降40%、70%、81%,合计规划矿产能2亿t/a,但大部分开采条件差。
图7:全国其他七大区域现有煤矿(截至2022年2月底)产量趋势
中长期煤炭开发布局分析
按照供需均衡要求,对未来一个时期煤炭产能建设需求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现有煤矿产量难以满足碳达峰前后我国煤炭需求,存在8~10亿t的煤炭缺口,如图8所示。为此,“十四五”至“十六五”时期还需新建9亿t/a的煤炭产能,以保障未来一个时期的煤炭供应安全。由于我国现有规划煤矿大部分集中在晋陕蒙新等西部地区,且西南、东北等其他区域规划煤矿建设条件欠佳,“十四五”至“十六五”时期需新建的9亿t/a煤炭产能大部分应布局于晋陕蒙新地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富煤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扩大优质增量供给[[i]]。同时,由于区域保供压力较大,黑龙江省的一些整合矿也可能在未来一个时期释放产能,西南地区中短期也有提升煤炭产能、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需求。鉴于未来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十四五”“十五五”可先期新建6~7亿t/a煤炭产能,后续视形势变化对煤炭产能安排进行适时调整。
图8:全国煤炭供应趋势与余缺比较
未来煤炭开发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集中。基于上述煤炭供需平衡趋势和新增产能布局分析,预计2020-2035年,东部地区煤炭产量占比将由7%降至3%,中部地区煤炭产量占比将由34%降至25%,西部地区煤炭产量占比由59%上升到72%。
表1:我国煤炭生产区域产量占比变化预测
主要结论及建议
(1)全国现有煤矿产量2030年后衰减较快。2030年前现有煤矿产量可维持在41亿t以上,2030年后随着资源枯竭煤矿范围扩大,进入持续快速下降通道。
(2)我国煤炭产业西移步伐加快,未来开发潜力主要集中在晋陕蒙新。预计2020-2035年,东部地区现有煤矿产量下降60%,中部地区下降31%,西部地区上升。未来煤炭开发潜力主要集中在晋陕蒙新地区,4省(区)现有规划矿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6%。全国规划矿中,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加上开采成本高、竞争力弱,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开发条件。
(3)2035年前我国需新建9亿t/a煤炭产能,以满足碳达峰前后煤炭需求。碳达峰前后,现有煤矿产量与供需平衡条件下的应生产量存在8~10亿t的差距。考虑煤矿3~5 a左右建设周期,“十四五”至“十六五”时期,我国需在晋陕蒙新等重点区域新建9亿t/a左右煤炭产能,以满足煤炭保供需求,新建煤矿要以大型智能化煤矿为主[[i]]。其中,考虑到东北煤炭保供现实需求,还需研究蒙东规划煤矿安全、绿色、高效、生态低扰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鉴于未来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十四五”“十五五”可先期新建6~7亿t/a煤炭产能,后续视形势变化对煤炭产能安排进行适时调整。
(4)“双碳”战略下我国煤炭供应存在中短期不足与远期过剩的矛盾,需通过多种措施缓解未来过剩压力。考虑2035年前新建9亿t/a煤炭产能的情况下,从产量趋势看,预计2050-2060年煤炭富余能力逐步扩大,但考虑未来以较高产能冗余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产能过剩程度不会太高,并且还可以通过中短期产能核增代替新建煤矿的方式缓解后期产能过剩压力。同时也要看到,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是充分发挥煤炭能源相对资源优势、缓解油气进口压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煤电和煤化工+CCUS技术突破也将大幅拓宽煤炭利用场景。若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水平及规模显著提升,我国煤炭消费空间将明显拓展,远期煤炭产能过剩压力会变小。
为什么你值得加入《大宗商品贸易知识体系46讲·学习营》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大宗商品上涨,到欧洲战事背景下,能源、谷物等各类大宗商品进一步吃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少数商品甚至出现极端行情。由此,在新经济、数字经济等耀眼潮流中,本来长期潜在公众关注的视线水平面以下的大宗商品及大宗商品贸易,这几个月来不断成为被世人瞩目和焦虑的热点。今年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逼空事件,几乎引发全网开始学习什么是期货逼空这样的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化概念。
大宗商品显然不是因为宏观环境的巨变而意外闯进人们视野,相反是在动荡的环境中,大宗商品作为经济活动的根本基础的价值在沉重背景下被凸显出来。当人们都在仰望星空,追逐新经济的“诗和远方”时,几乎忽视了脚下大宗商品这等旧经济大地的默默存在。今日这大地竟然意外的伴着战云的怒吼,如巨鲸一样抖动起庞大的身躯,将人们从“元宇宙”、“虚拟世界”的畅想中猛然打断,迎面撞见黑黝黝踏浪而来的油轮和散货船,使人们猛然意识到这相貌粗糙的旧经济元素竟然一日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以至有人观察到“标准普尔500指数中,今年表现最好的21只股票,竟均属于能源、化肥或其它大宗商品生产企业”;而与此同时,纳斯达克科技股却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让人冷然感到似乎泡沫要破裂的危险。此消彼长间,人类似乎可能发现,自己并没有如所乐观料想的那样,比之先古已经走出了很远。
本次学习营的主讲老师赵钢是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拥有大宗商品贸易领域19年工作经验,专注于铁矿石、金属、煤炭、钢材、化工品等大宗商品贸易业务的风险管理及法律事务管理及咨询;曾在央企国企任职多年,负责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法律事务及全面风险管理;担任众多大型贸易企业风控及法律顾问,并持续为行业大型企业、知名专业院校提供国际贸易专题及系列讲座。
反复思量,我们觉得这是一次饱含诚意的邀请。准备良久的课程也希望能让你眼前一亮,并给到你到实实在在的业务帮助。
相较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持续热点的交易投研端知识体系研究,此次课程体系注重大宗商品贸易期现业务本身的综合生态结构、贸易运营管理及交易执行的全流程专业规范,以及贸易生态的底层法律规范,与大宗商品行业投研端知识体系形成有机互补。
课程共陆续更新包括大宗商品贸易知识体系框架、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管理、买卖交易、贸易融资结算、贸易物流、衍生品合规、交易纠纷解决、贸易数字化,共9个专业模块,合计46讲的系列视频课程。
本次课程形式采取了【视频课程+社群深度交流+不定期直播】的方式,想让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周更高效汲取知识,并且在专属社群内大家可更便捷的进行交流,同时不定期还会有讲师进行直播分享。
如果你对课程内容有任何建议和意见,希望你能通过扑克晓晓(微信id:13311921072)与我们取得联系,课程会因你变得更立体更丰满!
所以,这不是一个看完就结束的线上课程,而是一个大宗商品行业深度的知识经验交流平台和业内人士集聚的大本营,很期待大家的加入,让我们共同携手打开大宗商品贸易深海下的闸门!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 | 为保证即时看到我们推送 |
请关注扑克投资家并「设为星标」 |